汉南少儿推拿捏脊治疗原则降气化痰,止咳平喘。常用穴位肺经、内八卦、板门、膻中、定喘、肺俞、胁肋等。常用手法推法、揉法、摩法、搓法、拿法、擦法等。操作方法(1)基本治法:面对患儿先作头部常例手法,推攒竹(开天门)30次,推坎宫(分头部阴少儿推拿捏脊中心阳)30次,揉太阳30次。继而分别按揉膻中、乳旁、乳根穴,每穴1~2分钟。起宽胸宣肺之功效。再治疗手部穴位,补脾经500次,运内八卦400次,掐四横纹,每横纹3~5次,揉板门500次,特别是揉板门结合搓、擦胁肋100次能降气平喘。
推动时要有节律,频率大约每分钟200~300次。推的方向必定是从腕到肘,不行反向操作!退六腑200次方位在前臂尺侧(小指侧),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。办法推法——以食、中指指腹,在穴道上做直线推动。操作用拇指面或食、中指面自肘面向腕,称退六腑。推100~200次。功用清热、凉血、解毒。办法用力宜柔软均匀,推动时要有节律,频率大约每分钟200~300次。推的方向必定是从肘到腕,不行反向操作!
开始时可能动作迟钝,不灵巧,但操作几次后动作就会熟练,宝贝会感觉舒适而愿意配合。可以准备一点生姜水,捏脊时用手蘸着操作,这样手下更润滑顺畅,并且生姜水有解表通络、芳香开胃的功效,对宝贝更有益。仰卧有益于全身的血液循环,因而成为我国婴儿Z普遍的睡姿。然而,婴儿睡眠时需转头,仰卧往往使婴儿头偏向一侧,容易造成后脑勺两侧不对称的“偏头”,从而影响成年后的颅骨轮廓。
有一点需注意,应左右两侧适当交替睡,以免造成脸型不对称。除此之外,由于小儿的骨骼很柔软,可塑性强,良好的睡姿可塑造颅骨优美的曲线。侧卧可使小儿的前额和枕骨不会受到挤压,成年后颅骨前后径大于左右径,前庭饱满,枕部圆凸。心源性哮喘:频繁咳嗽,呼吸困难,咳出粉红色血沫痰,两肺底部有湿罗音,并且有心脏病的其他征象。慢性支气管炎:病程一般较长,气急常逐步缓慢加重,有典型肺气肿体征。支气管解痉药应用有明显效果。